货币作为经济活动的关键媒介,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埃斯库多(ESCUDO)金币、银币和银铜合金币在西班牙及相关地区的历史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也记录了西班牙历史发展的脉络。

查理五世埃斯库多金币
天主教双王统治时期的埃斯库多
公元718至1492年,西班牙人兴起了反对阿拉伯人占领的收复失地运动。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佐证,埃斯库多金币最早出现在纳瓦拉王国卡洛斯二世(公元1349至1387年)时期。最初的币图是国王面向前坐像和有花装饰的十字架,币文是“KAROLVSDELGRANAVARREREX”(卡洛斯蒙恩为国王)。
公元1469年,卡斯蒂利亚国王恩里克四世的妹妹伊莎贝拉与阿拉贡王储费尔南多结婚。公元1474年,恩里克去世,伊莎贝拉继承王位。公元1479年,费尔南多继承阿拉贡王位。从此,天主教两位国王个人的结合将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从政治上联合起来,为西班牙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史称“天主教双王时代”。随即,他们征服了若干王国,并于公元1492年10月12日发现美洲,为西班牙开启了历史上最辉煌持久的殖民时代。起初,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觊觎卡斯蒂利亚王国,并以卡斯蒂利亚国王的名义制造埃斯库多金币,其正面是有葡萄牙国徽的盾牌,背面是另一个盾牌分为四个象限,象限里面是城堡和狮子,每面的两边各有一个公牛头,币文是“ALFONSVSDELGRACIAR”(阿方索蒙恩为国王)/“ALFONSVSDELGRACIAREXCA”(阿方索蒙恩为卡斯苇利亚国王)。
公元1512年,天主教双王占领了纳瓦拉,并制造了埃斯库多金币、银币和银铜合金币。金币正面是面向右的费尔南多头像,背面是有链条的盾徽,上有王冠。银币和银铜合金币的正面如同金币的背面,背面分隔为四部分,里面分别是“F”和王冠。
哈布斯堡王朝时期的埃斯库多
公元1516年,哈布斯堡家族通过与天主教双王联姻使其后代卡洛斯一世成为西班牙国王,继承了天主教双王统治的所有疆域,包括卡斯蒂利亚和格拉纳达、纳瓦拉和阿拉贡以及加泰罗尼亚、巴伦西亚、马略卡、鲁西永、西西里和撒丁岛、那不勒斯以及非洲的奥兰、梅利利亚和加那利群岛,还有那时已发现的所有美洲。公元1519年7月10日,卡洛斯一世的祖父马克西米利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去世,卡洛斯一世加冕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神圣罗马帝国包括组成帝国的所有国家以及低地国家、弗朗什孔泰和米兰等都并入了西班牙。至此,西班牙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卡洛斯一世统治初期的重大事件是殖民地扩张。公元1534年,卡洛斯一世准备远征突尼斯,需要大量金钱发放军饷,于4月20日把布尔戈斯、昆卡、丰特斯、佩皮尼昂、托莱多、萨拉戈萨和潘普洛纳造币厂召集到巴塞罗那组建一个规模庞大的造币厂,制造金币、银币和银铜合金币,币文统一为“CAROLVSQVINTVSIMPERATOR”(查理五世皇帝)“HISPANIARVMETVTRIVSQUESECILIEREEX”(西班牙和奥地利西西里国王)。
卡洛斯一世最初制造的埃斯库多金币,每枚重3.38克,成色22开,正面是大盾微上有双头帝国鹰,上面是王冠,背面是端头为王冠的十字架。埃斯库多银币每枚重41.6克,还制有半埃斯库多、1/4埃斯库多、1/12埃斯库多和1/24埃斯库多。银铜合金币的出币率为每马克280枚,成色24格令。
公元1566年,哈布斯堡王朝颁布《新图版特别法》,这是腓力二世统治时期(公元1556至1598年)最重要的货币政策举措,它涉及埃斯库多,其金币和银币的成色和出币率与过去相同,但银铜合金币的币值却相差甚远。
由于战争(西英海战、西法争夺领土战、镇压国内起义及争夺王位战)和过度依赖掠夺殖民地资源致使本土经济衰退,哈布斯堡王朝财政逐渐出现困难。到腓力二世统治后期和腓力三世、四世及卡洛斯二世统治时期,哈布斯堡王朝制造了大倍数币,其中金币和银币有50倍币和100倍币,货币贬值非常严重,以至一次又一次地加印币值,象征着国力的不断衰退。
从公元16世纪开始,埃斯库多在那不勒斯、撒丁岛、米兰公国及美洲和亚洲殖民地如墨西哥、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秘鲁和菲律宾等地区广泛制造和流通。
由于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世代近亲联姻,后代王族成员特别是历任国王的身体逐渐衰弱,并出现相貌畸形,呈现了这个家族特有的鞋拔子脸。到卡洛斯二世更为严重,不仅相貌极度畸形,身体虚弱到生活不能自理,更不能治理朝政,只能靠其母亲玛丽娅·安娜摄政,且绝嗣,于公元1700年被迫将王位传给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公元1707年,腓力五世为在西班牙统一货币,制造了新的埃斯库多金币及其二倍币、四倍币、八倍币。公元1771年,卡洛斯三世对金币和银币进行改革,制造的埃斯库多金币成色降至89.3%。
埃斯库多的流通及其影响
公元1534至1869年,埃斯库多在西班牙本土、美洲及菲律宾广泛流通,成为经济交易的主要货币之一。在长达三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埃斯库多见证了西班牙的繁荣与兴衰,也促进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直到公元1869年,随着西班牙加入了拉丁货币联盟,引入比塞塔,埃斯库多才停止了流通。在殖民地,随着独立运动的兴起和新货币体系的建立,埃斯库多逐渐退出流通。
埃斯库多作为国家货币,象征着西班牙的国家主权和政治统治,货币上的国王肖像和皇家纹章强化了君主的权威和国家的统一形象,增强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殖民地,埃斯库多的流通有助于西班牙加强对殖民地的经济控制和政治统治,巩固了西班牙的殖民帝国体系。埃斯库多的制造和发行由国家掌控,为国家提供了重要财政支持,进而在政治决策、外交事务和军事扩张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公元16至17世纪,西班牙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进行了多次对外战争和殖民征服。然而,长期的军事开支也对国家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财政危机,经济结构失衡,国力衰退,最终走向王朝更替,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又回归到伊比利亚半岛的原点。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首任院长、教授,中国钱币学会会员)